新银河是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...
大家好,我是奶豆爸爸~
有人问我:若是你女儿以后出嫁了,你会不会为她留一间房出来?
当时听到这个问题时,心口突然犯疼。
一想到终有一日,我会站在女儿婚礼的殿堂上,把她亲手交给一个对我来说,不怎么熟悉的男人,我的内心就陷入恐慌和焦虑之中、惴惴不安。
但我知道,这样的事情,在若干年以后,终会发生。
所以在到底要不要为女儿留房的问题上,我几乎会不假思索的点头,生怕稍晚一步,就违背了“父爱伟大”的初衷。
而我之所以会这么选,不仅仅是因为一位父亲对女儿的宠爱,也因为我之前听到的一个故事。
01.女儿出嫁后,关于“房间”的故事
这则故事,来源于我的一位朋友小芬。
小芬,属于跨省远嫁。
当初大学毕业之后,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从“校服”到“婚纱”的浪漫,跟随他老公回到了老家。
虽然人已远嫁,但仍然心心念念着自己长大的地方。
只不过婚后有了孩子,回趟家一千多公里的路程,确实不容易,所以哪怕心里再如何想念,也只能因为孩子的关系,暂且搁置。
到后来孩子慢慢长大,对于小芬来说,最大的梦想就是带着孩子回娘家,让孩子看一看自己长大的地方。
可是,等到真的带孩子回了一趟家之后,小芬内心的那团火热,却被“物是人非”彻底浇灭。
因为自己的房间,被父母当做了“杂货间”,摆放了各种各样的物件不说,就连小芬自己生活过的痕迹,也几乎被抹除的没剩下什么。
儿时自己写作业的书桌,被拆卸成了好几块,就连桌子上的贴画和自己无聊时画的小人儿,也被灰尘与岁月侵蚀。
而自己卧室里墙上贴的奖状,也不知何时不见了踪迹,自己最喜欢的单人床,也放上了杂七杂八的东西。
小芬说,那一天她的儿子问自己讲的那些贴画和奖状都在哪里的时候,她的内心突然一堵,倍感失落。
面对这一切,小芬并没有跟自己的父母提起,只是临走时下着雨,父母客气的把她送到门外,挥手告别,她坐在车上,眼泪忽的落下,恍然觉得自己从今以后,就像是无依无靠的浮萍,再也无处驻足。
是啊,从小长大的房间,对于小芬来说,就像是心灵的寄托,和灵魂的归宿。
在那间卧室,她能找到爱,也能找到自己的童年与幸福。
只是可惜,自己心心念念的一切,或许在出嫁那一天,就变成了如烟往事,只能在记忆中寻找罢了。
当时听到小芬讲述这个事情的时候,我能感受到她语气里的落寞与不甘。
其实,很多时候,虽然女儿已嫁为人妻,但是为她保留或者不保留那间房子,真的会有很大的差别。
02.女儿出嫁后,要不要为她在家里留一间房?不同选择差别很大
老话说: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
在过去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,一些父母在女儿出嫁后,会在某些方面,显得极度“严苛”。
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,现在几乎每一个父母都是“女儿奴”。
哪怕是女儿嫁为人妻,也会竭尽全力护女儿周全。
所以在要不要为女儿留一间房的问题上,我想大多数父母都是一样的想法,尽管女儿出嫁,也会给她保留家的温暖。
并且值得注意的是,给女儿留房和不留房,不同选择,差别真的很大。
①房子不单单是住处,更是亲情的维系
说起房子,从外观上来看,不过是钢筋水泥堆砌而成的冰冷建筑。
可是对于在这间屋子成长起来的孩子而言,这间房,留下了太多的温暖与幸福,也是她成长岁月当中,最为直接而又美好的见证。
在这间房子,有一家人的繁忙身影,也有一家人的喜怒哀乐,它就像是一座灯塔,哪怕女儿出嫁后遇到任何问题,她也相信这座灯塔,能为她照亮方向,提供温暖。
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这间为女儿保留的屋子,不单单是遮风挡雨的住处,而且在这其中,蕴含着亲情的美好,父母与孩子之间,浓浓的爱意与牵绊。
但是一旦这间屋子被其他人或者事物所取代,那么无疑会对女儿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冲击,从而滋生怨气,对亲子关系也会带来巨大的伤害。
所以有时候,那间屋子还在,风雨之后仍然有家,有疼惜爱护自己的父母。
而若那间屋子不在,那么有时就像是无处可依的浮萍,内心难以安定。
②有屋可回,是女儿的底气
有人说:
找对象,是门当户对的一次选择,而结了婚,就是夫妻之间势均力敌的一次博弈。
深以为然。
很多时候,夫妻之间能否彼此善待,所能依靠的并非只是情感,还有在情感背后的“底气”。
所谓底气,可能是女性朋友独立的经济实力。
也可能是家族的声望与地位,所带给自己的“避风港”。
当然,也有可能是因为父母的宠爱与疼惜,给自己在家里永远保留的一间房。
虽然这间房,可能回来的次数不一定很多,但是只要这间房子还在,就表明父母对女儿的爱与在意,始终未曾停歇。
而对出嫁的女性来说,这间屋子,凝结了父母的爱,是自己精神上的安慰,也是生活中的“退路”。
所以,那间属于自己的房子,只要还在,那么父母爱女的心意和态度,就永远存在。
当然,到底给女儿留不留房子的问题,除了情感上的考量之外,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抉择。
比如说,有的家庭可能居住条件紧张,再加上兄弟姐妹比较多,如此一来,女儿出嫁了,那么原先住的房子,可能就有所变动。
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事情。
对于女性朋友而言,虽然那间房,包含了很多成长的回忆,但如果确实不得已的话,也不必过于执着。
毕竟很多事情,我们还是要辩证着去看,人情冷暖,父母之爱,有时并非要以保留住房为标准。
最后也想问问大家,如果是你,你会给自己出嫁的女儿,保留房间吗?
86岁农村老人的生活方式 有些农村老人六七十岁,还靠着种地维持日常生活,你怎么看?
最近去过农村吗?是不是在田间地头看不见几个人干活了?而且即便是看见几个,还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就是妇女?在农村,现在六七十岁的老人还在下地干活,已经相当常见了。
看着他们这把岁数了,还在起早贪黑,真的说起来全都是满满的心酸。为啥他们就不能安享晚年呢?还要努力种地呢?在聊天中,农村老农王大爷说了这么几点,值得我们深思。
首先,很多的农村老人养老有困难,一般农民是没有退休金的,还有一些依靠子女养老的人,子女不孝顺,指望不上,所以也就只能自己下地干活挣点养老本钱了。还有些农民是趁着自己还有力气,还有能力的时候,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挣点钱,让自己能在后半生安心养个老,所以这下地劳动也算是被逼无奈了。
其次,也有些老人,并不为自己的养老发愁,子女孝顺或者有足够的养老金。
但是为啥还要下地干活呢?因为他们不甘寂寞。已经忙碌一辈子了,突然闲下来了,不习惯。所以为了让自己充实一些,选择了下地干活。
再次,还有些老人是为了贴补自己儿女的生活。现在农村有很多的年轻人去城市里工作打拼,但是城市的消费水平和农村简直不可同日而语,所以,很多老人为了给在城市里生活的儿女一点帮扶,就趁着自己吃喝不愁,身子骨还行的时候,多干点活,多挣点钱,贴补给孩子们,宁愿自己累点,也让他们少点负担。
所以,在这些老人中,既有被逼无奈的,也有自愿的,但是不论何种原因导致,都希望农村养老的问题不要再这么复杂,老有所依,老有所养,让劳动一辈子的农民们,该退休就这能退休。